元人郑思肖有题画诗——“向来俯首问羲皇,汝是何人到此乡?未有画前开鼻孔,满天浮动古馨香”,尽管此诗为咏兰之作,但兰与中国水墨艺术有诸多类似之处,因此不妨借此诗一用。
中国水墨艺术与兰之类似,一在视觉。兰之叶细、花小、色淡,尽管深为古代文人钟爱,亦为今日雅士倾心,但对普通大众而言,其形、色皆不如牡丹、桃花之类更令人瞩目而值得驻足而观,尤其对经过百余年来视觉文化和消费文化洗礼的大众而言,更是如此。水墨艺术的近世命运与此殊多相似。母庸讳言,就视觉性而言,中国水墨艺术因为媒材本身的特点,一度难以与西方艺术相抗衡,在尺幅大小、题材容量、色彩炫目乃至鼓动人心、刺激情绪等方面均逊于西方传入的油画等艺术门类。因此,在过往晚清新学大潮、民国抗战烽火、社会主义视觉文化建构、八五新潮等几乎所有的社会和艺术运动中,水墨均不如油画等更能吸引眼球或引发视觉震颤,就如兰之不如牡丹等更易引起视觉愉悦一般。
中国水墨艺术与兰之类似,二在境况。兰出于深山,长于幽谷,不与它花争香斗艳,其香游移,需真赏者屏息寻觅,静心品鉴。水墨艺术本为文人书斋雅事,其与西方艺术的一争长短,并非主动而为,而是被动卷入的。从晚清开始,随着西方艺术大规模进入公私学堂及公共展厅,更兼有文化激进人士的鼓荡,水墨被迫开始迎战西方艺术。但究其实,就如被陈独秀在《美术革命》中讥为“不懂西文的桐城派古文家”、同时也是彼时一位重要的文人画家林纾所言,中国之画,“特陶情养心最妙之物”。如能在春秋佳日,与二三良友在明窗净几的环境中沦茗谈心,并出之以数轴古画悬之共赏,“……人生乐趣,得此有几遭也!”⑴不过因为百余年来的种种内忧外患,国人已极难葆有此古典的闲适心境,因此,水墨艺术在与西方艺术的对抗中就从整体上处于下风了。这一状况,一直持续到十余年前,随着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保护光大的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增强,水墨艺术终于迎来了自己最好的时光。如同春日里的空谷幽兰,水墨艺术日益受到国人的推重与爱赏。
本次提名展,集合了成都地区八位实力派中青年水墨艺术家。他们各有所擅,纵情笔意,共同为水墨文脉在当代的延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,当是成都水墨艺术的大未来!
龚庆偏爱石涛。石涛喜游天下名山大川,自然的万般变化给予了他无穷的创新灵感,故其画能不同于同时代的“四王”,敢于“我自用我法”,突破古人藩篱。龚庆一方面得其形,研习了石涛水墨淋漓之笔墨效果;另一方面也得其意,如石涛一般酷爱写生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,西蜀自然风物的晦明变化,与龚庆作品面貌多端之间形成了同构的关系。
贺勋的书法有十足的画意,无论内容是单字还是成篇的诗词。因此,在我看来他既是一位书者,同时又是一位画者。尽管就他本人而言,也许更为看重的是前一身份。水墨书法之美,一在抽象之线条与架构,一在表意之洽适与契合。于观者,书法是内容与形式的综合体;于书者,书法是画与书的结合,画为文字内容,书为抽象形式。墨气氤氲中,贺勋兼具了书者与画者的双重身份。
刘磊愿意与古为徒。其《龙泉秋行图》分别绘携琴、观云、寻幽、读易、孤行、听松、访友、村居八景,活动于其间的白衣者,或儒或道,皆有一种不与世俗相往来的清高之气。八景概括了古代高士精神生活的完整图景,刘磊以绘画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生活“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”的情怀。
蒙中确实是川美国画系毕业生中的异类。其画清净空明,几乎没有一丝烟火气,美院的时光几乎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。电厂烟囱、秋日红砖楼、教室里的颜料味道,是其过往之记忆。竹影婆娑、窗明几净、存素心、写胸臆,是其今日之生活。院校里的中国画,容易走展览路线,求大尺幅、强刺激。蒙中能避开这一路线,儿时入手功夫是临《芥子园》,有传统底子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其内在质地的清雅脱俗,故其作品有此难能可贵的静境。
邱六言善书。其创作以书入手,追求画面的书写性效果。其爱写作,故思考深入,在对古人的临摹中,用了一种转写的方式——以精细的研读为基,在自我心有所得的情景中放笔直写,力争与古人对话。因爱读书,故追求造境,诸如“竹影横斜”、“万点青山”、“江天寥廓”之类,正是红尘中人最愿散怀之处。
魏葵画路广,绘画能力强,属于典型的能画者。他有一种古典情结,反复描绘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场景,对古人的诗酒豪侠生活有一种向往。魏葵能画善画,因为与当代艺术圈子有过交往,故具有一种实验精神,敢于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课题。本次展览的作品,将工笔人物与意笔配景结合,尝试传达一种兼具华贵与野逸之美的风格。
吴浩很幽默。其作品描绘憨态可掬之世态人生,表达了人性之温度和人生之为人生的乐趣,洋溢着一种大欢喜精神。在对古文士生活的追思与缅怀中,他以欢喜精神画出了古人与今人的声气相通。为更好地对活泼温厚的生趣进行精微表现,他从陈老莲、任伯年以及民间壁画和年画的造型与设色中广收博取,达到形色之趣与欣悦之核的相互生发。
钟士敏画工细的密体山水。山水画放逸不易,方方壶是很难企及的高峰。山水画工致同样很难,因为工易僵、易板、易俗、易甜,但钟士敏能做到工而逸,工而雅,诚属不易。这取决于他的功夫,他从北宋山水筑基,顺流而下,熟知、精研了元明清以来的山水画传统。同时也与禀赋有关,其胸中丘壑能在平心静气中一笔一划写出,人静,故画面无躁气。
兰之香,在雅,在沉,故郑思肖誉之为“古馨香”。在传统的汉语词汇中,“古”是美词,表达的往往是雅意。直到近代以来,一切以“新”为尚,“古”才多有贬义。在后现代的今日,古今中外之辩不再是核心议题。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,以兰之馨香与水墨艺术相互比况,合适,合用。兰之爱,能做到“宜乎众”,水墨艺术之爱,是否也能“宜乎众”?
答案在未来,努力在今朝,这也是我们举办本次展览的愿景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