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松龄故居坐落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,西距淄川城八里许。
原有东向大门一间,正房三间,东西廂房各一间,方正石及乱石墙基、青砖柱门窗、草顶、小青瓦接檐,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建筑。
蒲松龄去世后,其故居一直由他的后人居住,至其十世孙蒲文魁时,因故被毁,房主出走东北辽宁,聊斋仅剩残墙四堵。
1948年,济南解放后,人民政府即派员了解聊斋故址及蒲墓的毁坏情况。1953年,山东省文化局派著名蒲学专家路大荒先生对聊斋故址进行了考察。在此基础上,于1954年拨专款修复了蒲松龄故居。
1958年,淄博市文化局成立了由当地干部参加的“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”,并将聊斋正房开辟为展室,陆续征进并展出了蒲松龄使用过的或与蒲松龄有关的文物、资料。此后,聊斋又历经数次维修。
1977年,当时的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蒲松龄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附属保护遗址还有柳泉和蒲松龄墓园。现在,故居已成为一处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和瞻仰蒲松龄的文化圣地。
蒲松龄故居—柳泉
柳泉位于蒲家庄村东沟底,原名满井,因井水常满常溢,故名。当年,这里是青州府通济南府的交通要道,路人熙熙攘攘。传说蒲松龄曾在泉边茅亭下设茶摆烟,每逢路人经过,便邀其休息,请人谈狐说鬼,借以搜集创作素材。蒲松龄非常喜欢柳泉,自号“柳泉居士”,并篆刻了一枚柳泉肖形图章。在其撰写的《募建龙王庙序》碑文中,赞此泉“水清以冽,味甘以芳,酿增酒旨,瀹增茗香”,并称“予蓬莱不易也”。
如今的柳泉,虽没有了当日喷涌而出的泉水,但茅亭俨然,垂柳依依,仍依稀可见当年的胜景。泉旁还新立了由文学巨匠沈雁冰先生手书的“柳泉”碑一座,成为游人必观之景致。
蒲松龄墓园
蒲松龄墓园位于蒲家庄村东一里许,墓园占地1000多平方米,内有古墓30多个,古柏30多株。蒲松龄墓在墓园的西北角,系他与夫人刘孺人的合葬墓。墓前原有清雍正三年张元撰《柳泉蒲先生墓表》石碑一座。“文革”期间,遭毁碑挖坟,随葬品也被劫略一空。现在的蒲墓是后来修复的,墓表碑也是1979年依据原碑拓片重刻的,并新立文学巨匠沈雁冰书写之“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”石碑一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