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牧式艺术进驻计划有别于传统艺术进驻,发展逐水草而居的浪漫游牧型思维,在不同地点间游移,取代定居于固定基地创作的模式。游牧式艺术进驻让艺术家经验不同地域、文化的自然人文景观,累积文化里程,跳脱个人背景框架的限制,同时也进一步带动国内与国际的跨文化、跨领域交流,并活络艺术资源、经验的交换与流动。
此次论坛将邀请五位拥有不同的驻村经验的艺术家,分享其对游牧式艺术进驻计划的想法及展望。
与谈人:陈嘉壬、曾怡馨、廖堉安、李依桦、萧丽虹
陈嘉壬
1976年生于台湾云林县,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硕士毕业,后任教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系,巴黎圣得尼大学艺术与影像科技所博士肄,现工作与创作于台湾台北。近年创作以当代摄影为主,作品曾于2012年利物浦双年展(城市联盟单元)展出,亦曾受邀于巴黎、里昂、罗马、布达佩斯等地展出。他的摄影创作多与城市生活相关,透过直接摄影或是数位后制的方式来揭露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处境。
曾怡馨
1979年出生于台北市。2010年自美国沙瓦纳艺术学院绘画系取得全额奖学金硕士学位。曾怡馨拥有多次国内外个展与联展纪录,包含台湾、美国、哥伦比亚、澳洲与法国;并获选多处艺术家驻村计划与奖助,包含纽约伊莉莎白基金会、芝加哥Ox-Bow艺术村、文建会水磨坊、台北艺术进驻出访纽西兰与蒙马特艺术村。旅美期间,作品亦被美国纽约时报,当代艺术与设计杂志报导,并曾参与纽约、芝加哥与迈阿密等地艺术博览会。
廖堉安
1979年出生于台北市。2005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。廖堉安的作品以自身形象与心理状态为创作题材,对都会人群的生活型态和人际互动关系的进行一系列的描摹。他画作中的人物之间弥漫着浓稠的「疲惫感」,沟通成为一种艰涩的行动,软弱地再一次去尝试接触与对话,而疲惫彷佛是个共通的经历,凝聚着矛盾而疏离的情感,静静的发散。画面中彷佛一个个舞台,夹带着布幕边缘,人们游走在台前与幕后,在聚光灯打亮的时刻,却还兀自窜近窜出,恍若意外呈现的剧场,仍在排练的戏子。
李依桦
生于台湾台北。大学主修文学,纽约大学美术硕士,曾任蔡国强工作室专案经理。作品曾展出于美国纽约、新英格兰、芝加哥、中国上海等地,并于2009年波特兰Newsapce摄影中心获奖。著有摄影诗集《短对话》(2009),由田园城市出版社在台出版,于纽约台北文化中心展出,2011年再获国家艺术文化基金会奖助,由独立策展人魏竹君策划,于台北田园城市艺文空间展出。2010年与艺术家林艾箴、洪湘茹创办独立艺文刊物《船的创作志》,担任主编之一,评论及策划文章散见于《艺术收藏+设计》、《观察者―艺术生态观测站》,现为新乐园艺术空间成员,并于台北国际艺术村担任经理。
萧丽虹
艺术家、策展人以及竹围工作室负责人,多次策划、执行国际艺术文化交流活动、会议、研究等。萧老师同时领导文化交流政策研究,倡议艺术家驻村计划、国际文化交流事务,推广文化多元化的理念。重视文创产业的核心是原创者,因此协助有潜力的菁英的创新思维及国际视野,正准备整合跨界、跨国的育成计划,应用多年与国际组织进行研究、合作与交流。
相关活动:
艺术驻村咨询
为鼓励台湾艺术工作者出国驻村,开拓国际视野,竹围工作室自2014年1月开始,试办「艺术驻村咨询」,以竹围小客厅系列活动为主轴,结合不同主题的驻村讲座,邀请国际驻村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与策展人,依照艺术工作者的个人特质及创作方向,推荐适合的艺术村及职涯建议。
如果你是初次申请驻村的艺术工作者,我们可以针对不同艺术村需要的申请资料、注意事项,以及如何有效的申请出国驻村补助等等,给你最好的建议。咨询讲师也将以丰富的国际资源及多年驻村经验,给你详实而准确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