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015-04-18
成都由主办方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于2015-04-18在会议指定场馆举办。
1977年获成都理工大学(前成都地质学院)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,1981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。1981年起在成都理工大学找矿系任教,1987年9月至1991年4月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,1991年4月至2001年9月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,1993至1994年由地矿部选送赴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高访研究。2001年9月至今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并任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、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地质学会理事、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等职。 荣誉成就 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大地构造研究,研究方向为沉积盆地分析、高原隆升机制以及大陆古海洋学。多年来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演化机制、高原油气资源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,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成果;近年来积极进行大陆古海洋学研究,目前正在领导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(IGCP463),开展白垩纪大洋富氧问题研究,拓展了白垩纪研究的新领域,预计成果将大大增加对白垩纪古海洋、古气候方面的认识。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科技攻关与部级重大基础项目与课题,现已获得省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,二等奖5项,三等奖2项,四等奖1项(7项排名第一,2项第二),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7篇(SCI收录14篇,EI收录13篇、ISTP收录1篇,GEOREF收录58篇)。出版中英文专著18部,其中包括国务院学位办审定全国百部研究生教材1部。据不完全统计,所发表的论著被他人引用345次。曾入选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、教育部和原地矿部跨世纪人才等人才计划,获中国青年科技奖、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奖项。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。 获主要学术人才奖励: 1990年获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; 1991年中国科协“中国青年科技奖”; 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“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,硕士学位获得者”称号;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; 1995年国家教委“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”; 1996年国土资源部“百人跨世纪人才计划”; 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(总理基金); 1997年国家人事部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计划; 2000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; 2003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(科技奖); 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; 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; 2007年获首都劳动奖章; 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入选全国先进工作者。 主要学术组织任职: 2007年-2011年:国际地球科学计划(IGCP)555项目第一负责人 2006-现在: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(ICDP-CHINA)副主席 2009年-现在: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-现在:中国大陆地壳和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 2009年-现在: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0.03-现在: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四届(常务理事)第三届(常务理事)、第二届(理事),第一届(理事); 2002年-2006年:国际地球科学计划(IGCP)463项目主席 1999.09-现在: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四、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地学部委员 1999-现在: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(副理事长)、第四届(常务理事); 1996-2007四川省科协第四、五届(常委),第六届(副主席) 1997-2005: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六、三十七届理事 1995-2003: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第4、5届理事会理事 1991.10-1993.10: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(IUGS Pangea Steering Committee),执行委员; 1993-现在:四川省委、省府第三、四、五届科技顾问团顾问, 1996-2006:四川省政协第七、八、九届委员 1993-2000:四川省科青联第一、二届常委 现任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青藏研究中心主任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(IGCP)463和555项目主席,连续任两个国家“973”项目和国际大陆钻探计划(ICDP)”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”首席科学家。 主要学术机构兼职 南京大学、西北大学、长江大学兼职教授; 美国地质调查局(USGS)客座研究员 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兼职教授; 成都地矿所、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; 侯德封基金奖第六、七、八、十、十一、十二、十三届评委; 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届评委;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青藏高原未来研究战略国际咨询专家(2010); 荷兰自然科学基金会国际评委(2009)。
王成善出席会议日程
由主办方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于2015-04-18在会议指定场馆举办。